捷多邦经验分享|高密度板埋容失效案例回顾
这块板子主要是给高频SerDes接口供电,芯片周边原本需要上百颗去耦电容。为了节省空间和降低寄生电感,我们决定将约 40% 的小容量去耦电容改为埋容,同时在差分线终端做了部分埋阻。板子叠层是 12 层,电源和地层对称设计。
这块板子主要是给高频SerDes接口供电,芯片周边原本需要上百颗去耦电容。为了节省空间和降低寄生电感,我们决定将约 40% 的小容量去耦电容改为埋容,同时在差分线终端做了部分埋阻。板子叠层是 12 层,电源和地层对称设计。
埋容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贴片面积。在我们做服务器核心板时,把部分去耦电容埋到板子里,BGA周边原本密密麻麻的贴片,现在清爽了不少。这在空间紧张、高密度设计里特别明显。
这块板子主要是给高频SerDes接口供电,芯片周边原本需要上百颗去耦电容。为了节省空间和降低寄生电感,我们决定将约 40% 的小容量去耦电容改为埋容,同时在差分线终端做了部分埋阻。板子叠层是 12 层,电源和地层对称设计。
如果说十年前大家谈信号完整性,更多还停留在走线拓扑、阻抗控制和串扰,那现在的关注点已经逐渐扩展到 电源完整性(PI)与SI的耦合。而埋容埋阻,正好踩在这个趋势上。